好物优选点击查看详情 京东购买

暂无内容

医疗设备的运维十篇

关键词: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维修技术;策略;管理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医疗器械设备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并且科学技术为医疗器械设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医疗器械电子设备在医院的很多工作中都有所应用,如果忽视了医疗器械设备的应用,那么临床工作就很难高效的完成,例如在检验、化验以及理疗等工作中,这样才能让临床效果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疗器械设备会出现损耗以及故障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使用,所以必须要掌握有效的维修技术才能够保证设备可以正常的使用,将其应用在医疗行业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中还能体现出更加为完善的医疗价值。

1、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维修概述

加强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的维修,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息息相关的联系。只有医疗卫生事业提升了,那么人们的身心健康才会得到重要的保障。由此可见,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也就间接的影响人们的健康发展,满足医院医疗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在进行医疗设备维修的过程中,并不是单纯的对设备本身进行维修,而是为了保证医院的临床诊断结果更加的准确,让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很多医院中都配有大型的医疗设备,这些医疗设备需要有专门的维修人员进行维护与保养,定期开展检查活动,这样各项功能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临床中才能体现出相应的价值。为了让医院临床工作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就需要加强对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工作,以便医院可以朝着更加稳定与长远的方向不断努力。

在对医疗器械设备进行常规维修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按照顺序进行。首先,需要对医疗设备出现的故障类型进行判断,在充分了解情况之后,分析设备在运行时出现的异常现象,并且作出判断。经常出现问题的因素有电压以及声响等。其次,需要对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这就需要相关的维修人员对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充分的掌握,并且还需要具备相应的维修经验,这样才能够找到根本性的原因,并且有针对性的对故障进行处理。在故障检查的过程中,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检查,不仅要对设备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的观察,还应该对重点部件加以检验,这样才能够准确地将故障存在的原因确定下来,在找到故障以后,就要进行必要的维修。要更换重要部位的保险丝,将电路板中的灰尘清理干净,除此之外,还要对故障进行复检工作。对设备进行重新启动以后,对相关的功能展开测试,观察各个功能是否可以顺利地运作,保证其处在正常的状态下,这样才能够满电力器械设备的正常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在医疗设备的维修方式上也呈现出了变化与创新的趋势,现阶段的医疗设备在维修方式上呈现出了不断的进步,表1主要是对医疗设备的维修方式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表1 医疗设备维修方式进展

2、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的维修技术分析

2.1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的维修类型

通常,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的维修主要包含了三种类型。首先是跟踪维修,这主要是针对那些大型的、对精密度要求较高的电子设备,一般当设备购进时就实施跟踪维修,由供货方对设备进行跟踪维护,主要包括零配件、维修技术文件等。其次是定时维修。每项医疗器械电子设备都有相应的维修周期,对其进行计划性维修,能够降低故障发生率,保障设备功能的有效发挥。另外一种为即时维修。通常当设备出现明显的故障后进行维修,是医疗器械电子设备最常的一种维修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在每次维修后,需要对维修情况做好相应的记录,建立设备维修档案。

2.2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的维修方法

2.2.1观察法

通常,对于一些小型的简单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法对其故障作出有效分析,观察的范围应涉及到设备内外的各个部分,尤其是对电路板进行检查。此类设备故障主要分为多种类型。最常见的为设别磨损与错位,其次为开关功能异常或继电器受损。另外,通过直接观察也能够检测出设备连接线、电阻、电容等是否存在异常,该维修方法一般适用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维修人员。

2.2.2电路分析

对于大型的精度较高的医疗器械电子设备,需采用电路分析法对其进行检测维修,这对维修人员的电路原理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维修人员需要根据电路原理图以及工作框图对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检查,排除故障,明确故障发生的原因。另外对于一些进口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维修人员还必须掌握专业的外语知识,对于扳级存在的故障,可联系厂家进行更换,若元件级配件出现异常,也可进行原件更换,保障设备的顺利运行。

2.2.3逆程分析

所谓逆程分析也可称之为反向分析,该维修方法适用于中小型设备,此类设备运行原理相对简单,没有复杂的电路图,因此对此类设备进行维修时,可从设备的运行目的出发,对设备运行所需的各项环境条件进行分析,查找其出现故障的具体原因,找出故障部位,进行相应的维修。

2.2.4其他维修技巧

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的维修还包括替代法、排除法等,这些方法对于电子设备的故障维修有着重要的作用。排除法就是将可能造成设备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条列项,然后通过逐一排除,确定真正导致设备故障的因素,然后进行对应的维修。替代法就是在对设备进行维修过程中,将故障设备的元件与正常设备元件进行替换,观察故障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判断其故障部位,这种方法在设备维修中应用十分广泛,效果鲜明。对此法则是对正常设备以及故障设备的各项运行参数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具有差异性的项目,对该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探究设备故障的深层原因,给予有针对性的解决。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的维修方法多种多样,需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科学的维修方法进行检修,保障设备的有效运行。

3、结束语

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的维修工作是医院设备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它影响着临床工作的实施效果,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不仅能够提升临床工作效率,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疗卫生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必须加强对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的维修,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对故障设备进行维修,保障各项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效能;设备管理人员

1 引言

通常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与医疗设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目前,随着世界上科技水平的不断上涨,医疗设备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改进与完善,所以各医院的医疗设备也在不断的引进并应用到疾病的治疗中,但是随着医疗设备使用的程度不断的加大,导致医疗设备的损坏程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医院针对医疗设备维修而投入的资金多不胜数,甚至有的医院可以投入几百万甚至是几千万人民币。随着医疗设备的使用力度不断的加大,如何更好地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与修护,越来越受到医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尤其是医院中的设备管理部门。良好运行的医疗设备是医院正常运行的基础,但是到目前为止,有不少数的医院并没有意识到医疗设备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在医疗设备进行革新的过程中,医疗设备的维修与防护与在不断地改革与完善。

2 医疗设备维修与防护

随着社会脚步的飞速前进,科技也在不断的进行探索与开发,医疗设备在医院中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建立一种健全的医疗维修体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建立健全的医疗设备保养体系与管理措施,不仅仅可以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时间,并且可以以防医院突发事件的产生,建立健全的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与养护中心,将医疗设备的保养进行严格的管理体制,分配专业的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人才进行养护。所以,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保养体制使医疗设备能够随时的正常运行,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2.1 提高技术人员素养

人的因素是影响事件进行程度的重要决定性因素,所以在针对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与防护方面,就需要找具有专业技能与优秀素质的人员进行。

对于临床操作者,他们经常与医疗设备进行接触,这些临床操作者的操作过程是否正确,操作方法是否妥当都与医疗设备能否产生故障有着直接的关系。临床操作者是第一见证人,同时也是医疗设备的决策者与使用者,在食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故障或是使用的不方便都是根据临床操作者来纠正,所以有许多的故障都是来源于临床操作者在操作的过程中,使用不当或是操作流程错误从而导致医疗设备产生事故。所以在临床操作者使用之前,要加强临床操作者对设备的了解,是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临床操作技能,这样在进行临床操作过程中,就不会产生医疗设备的故障问题,就能够有效地对医疗设备仪器进行保护,从而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隐患。

另一方面起着主要作用的就是医疗设备机械的维修者,他们是医院技术人员的主要力量,他们要有专业的基础知识与职业素养,能够从根本上完成对医疗设备仪器的维修与防护。这些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也叫做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他们是医疗设备维护的最前沿的保障者,因此,要不断的提升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不断的提升他们的专业基础知识与精湛的维修技术,要培养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稳定的工作作风,才能在面临任何医疗设备故障问题的时候临危不乱,能够对医疗设备事故进行正确的定位与分析,从而能够更加准确与快速的解决医疗设备故障问题。

2.2 建立一定规模的配件供应库

在人的资源条件具备之后,针对于人们所提出的技术物质需求就成为了一种决定性因素,因此,要想及时并且有效的完成对医疗设备的维修,就要建立一种健全、完善的配件供应库。现代医疗设备高端产品层出不穷,并且大多数都是价格昂贵但是在使用方面效果却是非常低下,在配置方面没有全面的配制,而且一些低端产品在损坏之后进行维修,所需要的维修费用远远超过了医疗设备的费用,因此,没有任何的维修价值。所以就需要临床操作者、专业技术维修人员在进行医疗设备使用与维修的过程中,注意一些经常出问题的医疗设备,并对其进行定期的维修处理,积累一些本单位同类型的医疗设备配件,建立起一个规模完善的配件库。

2.3 建立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一个完善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对于医疗设备的正常、久远的运行有着极大的关系,建立一种相应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是医疗设备运作的前提,没有相应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就没有医疗设备器材维修的监督管理,也难以保证医疗设备器材使用的有效性。对于大中型的医院医疗设备,其管理体制应当是医院领导制定的责任到个人的一种体制,这样才能保证并且减少医疗事故的产生。

2.4 建立维修信息汇集制度

有句俗语说的好“人不是万能的”,因此,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医疗设备的改革与完善也在不断的进行着,单单依靠人类的头脑而掌握如此之多的医疗设备运用机制,这是一种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只有不断的加强与生产厂家、售后服务之间的联系,不断地及时了解新技术的动态,并且及时的积累有效地管理经验,才能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提高效率。

3 结束语

现代医院的医疗机制基本上都是依赖于医疗设备,在许多的临场实践中也渐渐的被使用,文章主要对医疗设备的使用以及维修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医疗设备使用的优越性已远远的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因此,医疗设备器材的维修已经成为了主要问题,高额的医疗设备在维修方面的资金支出也是相当大的,但是低价的医疗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事故进行维修时资金的支出却很少,这样就导致了医疗设备的维修问题,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与探索,希望能够对医疗设备维修提出几点建议,也希望医疗设备能够更好、更快捷的应用到医院中。

参考文献

[1]朱弋,王振洲,徐志荣,等. 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与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1(1).

[2]凌静,叶细锋,李双齐.疗养院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的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3(8).

[3]杨承健,陆银春.关于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维修资源共享问题的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0(4).

[4]李政,寇向东,余日辛,等.医学工程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医疗设备,2013(6).

关键词:医疗设备;计算机化;维护和管理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其逐渐延伸到医疗领域中,而且在当下的医疗设备中运用得越来越普遍。具体是以计算机为基础来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及管理信息的一种技术,其主要结合因素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及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医疗设备中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有效提升了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而维护和管理计算机医疗设备,使设备正常运行,对当下的医疗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1医疗设备计算机的管理要求

1.1维修和售后服务

相关医院在对医疗设备引进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起医疗设备计算机上所相关的软件售后服务问题。在对医疗设备维修协议进行签订或约定的过程中,应该对医疗设备计算机软件的维护要求加以明确,例如:让医疗设备厂家或者设备经销商保证对计算机软件升级服务及软件重装,还应免费提供相关注册码,这样在设备软件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得到及时维修,恢复软件。

1.2相关操作人员的操作培训

对相关临床设备操作人员及维护人员的计算机操作培训工作做到重视和关注。医疗设备计算机软件不管是在操作使用方法上,还是在维护保养专业技术上,都具有非常高的要求,需要相关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对相关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的同时,使操作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掌握,提升其专业水平。

1.3用电安全

要对医疗设备计算机的用电安全工作起到高度重视。相关人员在运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如果突然发生断电或者出现电压不稳定的时候,就极有可能会对相关医疗设备及计算机软件造成严重损害,例如可能会促使计算机硬盘发生损坏、系统出现崩溃及相关重要文件和数据丢失等现象。因此在医疗设备计算进行安装过程中,应该将配置稳压和不间断供电电源,有效保障计算机用电安全。

1.4有效处理计算机储存硬盘故障

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医疗设备计算机硬盘故障,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很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而处理这种故障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应事先借助相关软件对硬盘进行详细镜像备份,这样就能在硬盘发生故障时,借助于备份硬盘,让患者数据得以恢复;第二,当出现操作失误或其他问题致使操作系统发生崩溃、应用程序也无法进行正常工作时,借助相关工具软件,将硬盘中的相关数据重新输入到发生软件故障的硬盘中,有效排除故障。

1.5医疗设备计算机中重要数据应及时存储和备份

医院应该严格保存患者诊断和治疗数据,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重要治疗数据进行定期的存储和备份。在诸多重要医疗设备上,为让使用人员对数据进行备份的时候更加方便,都会配置相应刻录机。但仅此还不够,医疗设备相关管理部门应从使用部门角度出发,进行定期记录医疗文件,并将文件做成档案加以保存,并配置相应的光盘刻录机。

1.6严格管理医疗设备计算机日常使用

相关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建立并完善好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严格规定医疗设备计算的使用范围,要求其只能运用在医疗工作上,严禁相关人员用医疗设备计算机进办公或者进行其他用途。相对于通用计算机而言,设备计算机在正确情况下应该禁止连接到互联网或者一些其他设备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病毒侵入软件、排除硬件冲突,保证医疗设备始终正常运行。

2医疗设备计算机维护工作

2.1计算机硬件维护工作

首先,要对主板上的灰尘进行定期处理。随着计算机使用时间的不断增加,计算机主板及相关附件上就会吸附越来越多的灰尘,如不及时清理,就会造成计算机运行速度越来越慢,甚至出现程序无响应现象,因此,相关维护人员应该对主板进行定期清理,针对于主板上面的灰尘运用毛刷来进行清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够触碰到主板上的一些电子元件。其次,处理主板,通常计算机的CPU散热片和风扇上也会积存很多灰尘,相关维护人员可以卸下计算机的CPU散热片和风扇,运用吸尘器或者吹风机等工具,对上面的灰尘进行清理,不过的注意的是在清理结束后进行安装时候,应该将散热硅脂均匀的涂抹在CPU表面上,从而保障CPU和散热片之间的导热性,同时还应对CPU风扇进行通电检查,保证它的转速正常。最后,要对机箱和电源盒的通风口进行清理。对机箱通风口进行清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通风口遭受灰尘堵塞,机箱就无法做到正常散热,而无法散热就会促使机箱温度逐渐攀升,最终也很有可能造成计算机运行速度越来越慢,甚至出现死机。而对电源盒通风口进行清理,则是为了让电源盒中的电子元件能够始终处在正常温度上,避免温度过高而形成的击穿和性能下降。

2.2计算机软件维护工作

首先,要将计算机设定成定时重启。由于医院工作量大,很多医疗设备计算机都是处于长期开机工作状态,经常会运用到软件,很多时候都需要进行保持二十四小时开机状态。而计算机运行时间越长,系统资源的占用率也就会越高,大大地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效率。而对计算机设定定时重启功能,能够及时释放出内存中所占用的系统资源,让计算机运行效率能够保证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其次,要定期将一些无用的数据信息删除掉。很多医疗设备计算机都会对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存储,一般都会在系统盘或者逻辑盘中存储。但是如果硬盘中存储了过多的数据信息,不但会让硬盘和系统的运行速度遭受影响,同时还将阻碍医用程序的正常运行。因此,对计算机中无用信息进行定期删除,能够有效保障医疗设备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最后,要借助于清理软件或者清理程序进行深入清理。如果计算机使用时间太长,计算机系统中就会形成诸多冗余数据及系统临时文件等,而这些就会让计算机的运行速度遭受到严重影响,借助于优化大师等一些系统清理软件,对系统中的冗余数据和临时文件进行深入扫描和清除,让系统垃圾得到有效清理,从而让计算机运行速度得到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相关医学工程部门对医疗设备计算机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定期做好计算机的维护工作,及时清理灰尘和系统中的冗余数据,才能让医疗设备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预防人为故障,降低机器故障的发生率,最大程度地发挥医疗设备计算机的使用效率,让其能够更好的进行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

[1]戴捷,邢家伟,周峰.探讨医疗设备计算机的维护与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13(2):53-55.

[关键词]放疗设备;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345-01

放疗设备为治疗肿瘤疾病的重要因素,其精密度高,对操作以及维护管理要求十分严格,维护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决定了设备是否可以满足医疗工作需求。在对医院放疗设备进行维护与管理时,需要总结以往管理工作经验,从多个角度着手,确定各项影响因素,有的放矢的制定管理方案,提高整个管理工作实施的合理性。通过良好的维护管理,可以在充分发挥设备效益的基础上,提高设备运行有效性,促进医疗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一、放疗设备维护管理必要性分析

放疗设备在医院医疗活动的开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决定了肿瘤治疗的最终效果,同时也代表了医院管理水平。加强对放疗设备管理的重视,将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不仅可以更充分的发挥设备所具有的效益,同时也可以提高肿瘤放疗中心在医院体系中的地位,为下一步科研工作争取更多的资源。就放疗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来说,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论证、选型、谈判、采购、安装以及临床应用等多个环节,而放疗设备的作用则主要体现在临床应用阶段,关系着治疗的最终效果[1]。通过对放疗设备的有效维护与管理,来提高其使用的有效率,以及设备管理水平,将其所具有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医院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设备应用不同阶段管理要求

1.使用初期

即设备采购到货与使用初始阶段,在此阶段故障率较高,并且一般发病较快管理难度高,然后在正式投入临床使用后,故障率会逐渐降低,运行稳定性不断提高。针对初期阶段故障的管理,明确其出现的原因,即一般为设备自身问题或者安装调试不当,如PRIMUS-Plus型带多叶光栅单光子直线加速器使用初期阶段常出现联锁问题,设备运行稳定性差,经检查后确定为安装调试不当,再次调试处理后故障问题减少。同时,设备新投入使用时,使用人员操作比较生疏,也会因为此因素而造成设备运行故障,因此需要组织相关技师培训,学习放疗设备运行原理以及相关技术资料,与厂方工程师讨论设备性能,熟悉设备的各项功能,熟料掌握正确操作步骤,减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2]。另外,在初期阶段一旦发现设备运行出现问题,需及时联系厂家进行保修,情况严重的可申请调换,确保不会对医疗工作造成影响。

2.使用中期

在进入使用中期后,放疗设备基本上已经可以稳定工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进行管理时即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操作与维护,将管理措施落实到每个使用细节中。放疗中心应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即对直线加速器室、CT模拟定位机室、三维治疗计划室以及模拟定位机室编制操作规程与安全防护制度,并落实责任管理制度,确保维护与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3]。要求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对放疗设备进行检修,确定设备内部是否存在故障隐患,并做好设备外部状况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例如检查加速器机头旋转是否正常,治疗床上下左右移动状况是否良好,并及时采取措施来排除存在的隐患。

3.使用后期

即设备从稳定期结束的阶段,经常长期的使用,放疗设备磨损、老化均比较严重,各项性能指标降低,技术功能明显下降,故障率不断提高,对维护管理工作的要求更为严格。在此阶段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使用人员均要正视放疗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需求,不得存在放弃的念头,应在原有管理方案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对设备进行更精心的维护。同时,要掌握设备运行的基本状态,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对常见的故障要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在故障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充分发挥设备所具有的余热,实现其最大的使用价值。

三、放疗设备维护管理措施分析

1.设备采购管理优化

制定完善设备采购制度,确保所采购的设备无论是性能与质量均满足国家相关要求,从医院角度来说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更有利于本医院放疗中心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在采购放疗设备时,需要检查生产厂家是否具有专业生产资质,确定设备具有合格证以及相关部分质量验收证明等,确保设备本身不存在任何质量问题。另外,在设备采购完成后还需要做好安装调试管理工作,即严格按照专业规定进行安装,开箱时需要由医院审计部门、设备科人员以及使用科负责人员等共同完成,确保其具有设备资质、存储控制、使用控制、验收控制以及质量跟踪等质量管理体系。在确定设备型号与合同内容一致后方可进行安装调试,确保各项性能与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对于验收合格的设备还需要进行质量定期随访,并做好状态数据记录,作为后续管理工作的依据。

2.完善维修管理制度

第一,保养制度。以提高设备运行有效性为目的,对设备进行开机检查,并定期对急救设备进行开机检查,确保其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要保证每台放疗设备均具有管理档案,并配置档案管理员,负责档案资料的管理,以及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降低外界因素对设备造成的影响。第二,维修制度。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除尘、加油以及紧固等维护,实施预防性保养,必要时可以对损坏的部件进行更换。还应成立专门的维修机构,建立维修队伍,秉持设备管理专业规范,将维修工作落实到位,提高整个工作实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在设备维修后需要对设备档案资料进行更新,并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对现有的资料进行分类存档,为后续管理工作起到参照作用。

结束语

放疗设备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要做好维护与管理工作。明确放疗设备管理维护的重要性,从不同阶段进行分析,结合设备运行的实际表现来采取措施进行维护,降低各项因素对设备造成的影响,争取不断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陈康.医院放疗设备的维护和管理[J].医疗设备信息,2007,02:70-71.

[2] 陈康.医院放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和维护工作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06,06:33-35.

[3] 兰建忠,王炜,魏朝兰,陈利欣,冉润农.探讨医院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巡修检修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07,07:35-39.

【论文摘要】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医疗仪器设备已经成为医院的生命线,医院现代化离不开医疗设备的现代化。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除了靠有一支水平过硬的医护队伍外,还离不开先进的医疗设备。而保障医疗设备安全、正常运行,降低成本,使医疗设备更有效地为临床诊断服务,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我们医疗器械人员的服务宗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技术不断在医疗设备上得到运用,医疗设备往往是多学科技术的结合,自动化程度和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这就给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备维修管理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已成为医院质量评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结合几年的工作实际,认为怎样使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既要在现有的法律法规规定下运作,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省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的费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医疗器械维修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在现代的诊疗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医院医疗器械数量增加的同时,高科技含量不断增加,使器械的维修问题也日益凸显。医疗器械的维修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工作的质量,有时也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好医疗器械维修质量的保证和控制,对诊断、治疗工作有极大影响,可以设想,如果医疗设备经常坏,完好率很低,精度不可靠,结果可信度差,无法提供科学的数据,就会影响诊断、治疗。由此看来,医疗器械维修工作是诊断和治疗的技术保证,必须建立自己强有力的维修队伍。

2 医疗器械的维修检查

医疗器械的检查,属于设备的预防性维修,是设备维修的主要形式。

2.1 日常检查

医疗器械的日常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维修工作,是设备保养的基础,可以预防故障和事故的发生。这项工作一般是由使用人员进行。细致的日常维护保养,对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日常保养主要应做到:保持仪器表面清洁;使用前应检查电压、电源或稳压装置是否正常;检查相应的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水路不通畅的应及时进行冲洗;使用中注意观察仪器的功能、性能是否正常并及时填写使用记录;仪器设备关机后应及时盖好防尘罩;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除做好必要的记录外,要及时通知维修人员,不得私自拆卸。

2.2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是医疗器械周期性的预防性维修,其目的是考查设备的精度、性能、状态和修理前检查。这是减少设备的损耗,消除故障隐患,保持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的防范措施。一般这项工作应由维修人员进行。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与维修人员一起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除尘和清洁,并进行性能检测;定期润滑运转部位,及时检查和更换易损部件;检查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检查大型或精密医疗设备的稳压状况和接地情况是否良好等。

2.3 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管理

医疗器械的科学管理对提高医疗器械的完好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科学的管理机构和手段,很难搞好维修工作,更谈不上获得与临床诊断和治疗有关的人体生理参数,并从工程生物学和基础医学方面研究人体的结构和生理机能。

2.3.1 设立必要的维修机构

(2)建立兼职的维修队伍。由于医疗器械的种类多、数量大、分散,如果只依靠少数的专职人员是难以承担这些任务的,因此组织各科室的使用人员在不妨碍原工作的前提下,联手承担。

这样就充实了维修队伍,优点是利用自己的维修队伍投资少、见效快,提高设备利用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仪器维修也要做成本效益核算,医疗器械设备品种多、品牌多,促使医院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维修工作能力,否则就影响医院诊治。笔者认为对中低档、医院使用量大、可替换多的设备,医院院领导要鼓励工程人员自修或与专业维修公司合修,达到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维修能力的目的。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医院领导要重视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不断地安排维修人员到设备的厂家或公司进行定期培训,或到学校等脱产学习,或上岗培训、技术交流、自学等在职学习。现代工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于医疗器械,设备维修人员只有加强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才能不断提高维修水平。医院领导还应给予维修部门充分的人力、物力上的支持,营造适合维修人员发展和施展才能的条件,为保证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而提供组织保障。

2.3.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工作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维修体制的改革,影响着维修行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要使医疗器械的维修行业与使用方要求协调发展,就必须构建适宜的维修体制。

(1)要加大行业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制定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使维修工作程序和验收、计量有法可依、有据可凭,加快向依法管理型发展的步伐。

(2)积极营造医疗器械维修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大合并和重组力度,改变维修企业性质相对单一的现状。

(3)促使医疗器械维修行业从专业分立向资源共享方向发展。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对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能维修单一品种的维修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重复性投资将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拥有少量维修资源的企业,只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配置不同层次的多专业、复合型技术人员,通过扩大技术、设备和人才规模形成技术密集型产业,以适应发展的要求。

目前大部分医院依靠厂商或商维修的技术支持能自己独立完成所有设备的维修,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目前生产厂商或商的售后服务是各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的主体,他们占据着掌握技术、配件和专用维修工具、维修经验等优势,只要医院肯支付钱,他们就能提供高效和较好的维修服务。医院可以以签约的方式要求厂家或商提供一定时间或范围内的技术支持和配件,但要因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地区视不同情况来对待;如对中大型高档设备、急救类、治疗类以买厂家的保修服务为主,对中档、医院可替换的仪器,以专业维修公司承包或散修为主等。

【关键词】医疗设备;有效使用;管理

如何使购入的设备,发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能靠对医疗设备使用与维修管理来保证。本文从如何处理好医院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与维修的关系,树立以预防性维护保养为主的意识和观念入手,以我院开展预防性维修工作的实践为例,探讨开展预防性维修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

医疗设备的正确使用,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完好率,这项工作不仅与具体使用者有直接关系,而且与管理者水平有关,两者要相互配合。

1.1对新购设备进行现场使用培训

一台新购设备到货、安装、调试验收合格后,首先要对操做人员进行现场使用培训。内容包括: 设备的各项功能,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参加培训人员应在两人以上,通过培训做到能正确使用设备,才能保障设备正常运行。我院过去忽视了设备使用前的培训,造成设备运行故障频繁,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近十年来,我院加强设备使用前培训工作,落实到使用科室,建立了不参加培训禁止使用设备的制度。明显改善了设备运行多故障状态,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有了显著提高。

1.2建立健全操作使用规程

根据说明书的内容及厂家工程师的要求,由器械科维修人员建立操作规程卡并挂在设备旁。操作者每次开机应按操作步骤进行。防止人为造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1.3对大型及精密设备实行专人专管制度

对这些设备的使用,科室应指定专人管理,建科室及使用者要按医院有关规定赔偿。

1.4做好全院医疗设备完好率的统计工作

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定期进行技术鉴定,进行维修、质控、计量,对性能不达标的设备,对于诊断结果不准,治疗效果不佳的设备,及时作报废处理,以确保设备安全有效使用。

1.5使用医疗设备要注意环境条件

工作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设备能否正常工作及使用寿命,安装时按要求配置相应的辅助设备。使用时应注意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防止灰尘、外界干扰等因素对设备的影响。

2 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

加强医疗设备维护管理是保障医疗设备的完好率的另一个重要素,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维修技术人员素质的培养

医疗设备现已进入高科技时代,涉及很多领域,如微电子技术,核磁物理技术等,其技术含量高,复杂,故障难以查找和修复,这就需要一些高素质的维修技术人员,他们在学校所学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不但要求他们参加继续教育,还要进行定期专项短期培训。同时还可以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办法进行内部交流和学习。对于一批高精尖设备,在购买设备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求厂家进行维修专项培训,派技术素质较高的人员去厂家学习维修技术,以适应维修工作需要。在提高专业学习的同时,维修人员还要树立一切为临床、服务的思想,做好保障工作。

2.2建立建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医疗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对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用。设备除了使用者进行日常保养外,还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做定期的检查,对在用的医疗设备实行每周下科室巡回检查制度,发现故障及时排除。对万元以上设备,按照保养规程,进行每半年或一年整机保养。使抢救设备的完好率达 100%,常规设备的完好率达 95% 以上。对于需强制检定的设备进行计量检定,以保证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

2.3购置必要的检测仪器和维修工具,建立维修配件库

许多医疗设备都是现代高科技应用于医学领域的最新成果,维修这样的设备有一定的技术难度,维修人员除了具有常用的维修工具外,还应该有专用的检测仪器,如电路测试仪,信号发生器,专用测试设备应有专人管理,以保证检测仪器的完好性与准确性。同时有些专用工具一定要由生产厂家提供,在签订合同时约束。建立健全维修配件库,以保证及时修理。备件库除了常用元器件如电容、电阻、三极管、集成块外,还应备有一些专用易损配件。对高档设备的维修配件,因价值昂贵不便备用的,及早与厂家联系,落实维修配件所在地,以备设备出现故障及时解决。

2.4医疗设备的外修管理

在维修管理工作中,总的原则是要立足于自修,凡是自己能修的绝不外修,不能自己修的,采用外修或内外结合维修的方式。在送修设备时,首先要确定故障部位,了解维修的大概费用,由维修人员向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填写送修单,内容包括设备型号、出厂编号、随机附件等。严禁任何个人和使用科室私自送出维修。对于需要来院维修的设备,厂家工程师到达维修现场后,一定要有本院技术人员陪同,以学习他们的维修经验。外请工程师维修好设备后,要填写维修报告单,装入技术档案。

2.5配置专职维修工程师

对于设备比较集中的科室应考虑配备专职维修人员,如化验科,手术麻醉科,放射科的设备正常运行不仅与设备的性能有关,而且与操作者有很大关系。维修工程师不但要懂电子技术知识,而且要掌握设备使用操作,以便设备出现故障能随时得到解决。

2.6对于科室设备的维修应采取收费管理制度

为了调动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科室管理和使用设备者责任心,维修人员应收取一定的维修费。收取的维修费用大部分做为基金,用于购置维修配件及检测设备,剩余部分可按一定比例提取维修奖金给维修人员,以提高他们工作积极性。

总之,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对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的重视程度。在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由被动医疗设备故障维修变为主动预防性维护,可降低医疗设备故障率,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医疗设备正确使用与预防性维护是保证医疗设备高效、安全运行以及使医疗设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赵运立,韩秀霞. 本地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现状与对策[J]. 中国医疗设备,2012,(6).

关键词: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02

随着我国医疗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医院的应用愈加广泛,同时医学科技技术的进步,大量先进的国内外医疗设备陆续引进到医院。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医疗设备进行管理,提高其运行效率并发挥效益,是信息化大趋势下医疗设备管理面临的问题和难题[1]。

一、我国医疗设备管理现状

1.盲目性购买设备

医疗设备是指在医疗卫生工作中所应用的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仪器、装备、器械装置等产品。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二级医院中有92.1%存在盲目购买医疗设备的行为,81.3%的三级医院随意、重复购买医疗设备[2]。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医疗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医疗技术人员难以对医疗设备的性价比开展合理化评价,另外对设备的购买一般是一次性消费的方式,无法对后期维护和保养费用进行准确评价,部分医院没有结合医院的购买力和设备使用价值的具体情况,投资巨大却难以符合医院的条件;二是人们逐渐加强对健康的关注,病人倾向于选择具备一些设备比较先进的医院去就诊,加剧了医院与医院之间的竞争。

2.医院维修人员不到位

由于我国大部分医院普遍存在片面重视医疗技术水平而忽视医学工程技术水平,对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缺乏必要的资质证明,准入条件不高,并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用人标准和条件,导致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难以适应医院的发展。在医院晋升中,医疗工程技术人员在医院的发展空间条件有限,导致大部分维修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大部分医院为维修人员提供在岗培训机会较少,使维修人员的知识难以及时更新,维修技术水平受限,而大多数医院并没有专门的设备维修部门,机械出现故障只能联系厂家进行维修。

3.维修过程零件和工具的匮乏

现代化的医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现代化的医疗器械,而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又决定了医疗效果。伴随医疗设备现代化和科学化,医疗设备的发展呈现日益高精尖化的特点,但由于医疗设备成本的局限性及行业垄断,医院没有渠道获得医疗设备的零件和备件,从而影响到维修的质量和进度。但医疗设备的特点是必须使用现代化的检测工具和维修工具来进行检测和维修。目前我国医院医疗设备的检测维修依然局限于传统形式,严重阻碍了医院医疗设备的进步[3]。

4.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延长医疗设备使用年限的重要手段,科学的维护和保养可以节省大量的购买新设备的资金[4]。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缺乏对医疗设备定期检查和日常维护,以至于在出现小故障时,医院难以无法发现和及时解决,使小故障不断发展进而导致产生严重的大故障,影响医疗设备正常使用和运行。另一方面医院没有合理化的监管手段,对医疗设备随意使用和放置,导致监管部门无法及时准确了解设备的维护保养现状,缩短设备的使用年限,降低使用效率[5]。

二、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1.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是提高效率的必然选择

实现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繁杂的中间环节,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医疗设备数量不断增加,使用率不断攀升,医院医疗设备构成情况日益复杂,相关的医疗设备信息量增大,因此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成为现代化信息管理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医院提升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2.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医院竞争力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在维修和保障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同时还可以在医院先进设备的购置和评估上发挥作用。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够发展成为医院的一种竞争力,因此医院在购置和评估医疗设备时应加强使用信息化管理,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相关信息,以期科学、合理地购置。原有的旧的医疗设备可以进行技术升级换代,改善和提升设备的使用性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技术效益,让其得到保值、增值。

3.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有益于医疗设备运行效率的提高

医疗设备使用的特点就是使用频率较高,通过进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对医疗设备的使用时间,使用地点,以及设备的运行状况,监测的相关数据都能精确记录,如:开机自检功能是否正常,故障报警情况等。同时计算机与人工记录相结合,对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方便医务人员随时掌握全院医疗设备的运行动态,便于做好设备档案记录,对医疗设备的使用连贯性和高效性提供依据,有效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的医疗故障。

三、我国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医疗设备的管理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医院的现代化管理程度、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6]。对医疗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中间环节,从而提高医院管理效率[7]。对医疗设备管理进行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医院现代化信息管理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8],医院对于信息化管理也越来越重视。

国外一些医院使用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是对医疗设备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和维护。它包含了设备库存、工作订单系统、预防维护计划、外包合同管理和所有的服务历史记录。除此之外,它还用于进行设备跟踪、获得性能指标、识别培训需求、生产管理报告、启动工作订单等[9]。

与国外相比,我国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相对单一,只是对医疗设备的横向管理,大多能提供入库、记账、查询、统计、数据上报等功能,并没有系统的规划管理,系统之间和系统内部缺乏信息和交换和共享。现在的系统只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式系统,而医院整体的信息化程度已经很高,电子病历、电子档案、图像传输等在医院的建设与使用已经很普遍。但是,医疗设备信息进程还相对比较落后,管理人员及其任务分配比较混乱,许多都是日常使用人员对信息的简单记录,并不能及时反映目前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及具体状态。

四、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1.健立健全医院各项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规则章程

医院主管医疗设备的部门应制订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对规章制度进行及时监督和反馈。医院应特别重视医疗设备维修工作人员的资质问题,不能盲目的引进人员,特别是针对关键性的维修人员的资质及标准要求更加规范严格,强化维修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的业务水平能够得到及时更新和提升,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和业务素质。

2.医疗设备的采购信息化管理

在医疗设备采购之前,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需求,进行医疗设备的招标。对供应设备的厂家进行筛选,组织相关科室的负责人对医疗设备进行论证。测试确认产品合格后,对每个医疗设备进行编号,并将生产日期、购买时间、使用时间、销售商和生产商的名称证件,以及发票和设备参数等详细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医疗设备的采购、招标、管理需要对设备的证照进行资质审查,并且要贯彻整个设备的使用生命周期,在完成人工证照审核后(如:医疗仪器厂商或经销商的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医疗设备产品注册证)就将证照扫描进系统,作为设备电子档案附件管理[10]。

3.医疗设备的维修及保养信息化管理

医疗设备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而其中医疗设备报修登记与维修记录的管理尤为重要。设备出现故障,由临床科室在网上递交申请,通过OA办公系统直接递交到个人,设备维修部门接到申请后,上门进行检修,对维修费用进行定额规定,定额以下的自行审核,超过定额的,由分管院长审核,维修结束后,维修工程师需在系统内填写详细的维修情况说明,包括故障设备名称、故障内容、维修方式、维修周期、维修费用。应用互联网快速传递信息的优势能够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安全性,同时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维修工作效率,实现计算机全程参与管理和质量监控[11]。

4.医疗设备的档案信息化管理

医疗设备品种多样,种类复杂,目前部分医院在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医疗设备基档案建设条目不完整,没有遵循“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对档案的归纳和整理滞后,应当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和更新,甚至出现医疗设备档案重要信息缺失和丢失,难以追踪到问题出现的源头,管理混乱现象比较突出;另外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缺乏专业性,专业设施无法跟进,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素质无法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管理人员思想观念定位不清楚,医院对医疗设备的安装花费了很大功夫,但是对于后期的使用和维修却做的相当薄弱。

参考文献:

[1]邱宏.浅谈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 2013,20.

[2]周晓萍,祁增凌,余元龙.数字化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2,2(9):118-119.

[3]杨戈,王晓华,李志刚,等.医院设备在使用和维护中的管理措施[J].哈尔滨医药,2008,28(6):27.

一、了解并熟知医疗仪器设备

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作,首先要了解熟知医疗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熟悉基本操作,了解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要求,了解设备的技术参数指标。这样才能着手做好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

二、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基本技术要求

医院医疗设备种类很多,大致分为三大类:即诊断设备、治疗类设备、辅助设备;根据各类医疗设备的特点,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

检查:在通电情况下通过听、看、嗅、测相结合的方法,透过表面判断检查机器存在的问题。

清洁擦拭:用符合要求的清洁材料,通过吹、擦、洗、磨、吸等方法,使之达到无污垢、无锈蚀、无水珠潮气,在擦拭过程中避免损伤元器件,变动线路位置,影响绝缘性能。

机件:对于机械运动部位,要涂抹油脂或者注入油,避免磨免和卡死。

机器拆装:拆装时要做好记号,防止错件、串件和漏件,损坏元器件。

调整和校正:按照规定步骤、方法要求,正确使用仪器,工具,精确、细致反复的调装和校正技术参数指标,使设备达到规定的标准。

三、坚持医疗设备三级保养制度

日常保养:科室使用人员每日均需对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和表面擦拭,紧固易松件,检查运转是否正常。定期对设备进行过滤网清洗,注油保养等,保证设备洁净、,以及基本参数校正。

一级保养:医疗设备维修工程人员应与各科室设备操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一起对设备进行通电试机,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包括声音、湿度、指示灯、报警设备等等;校对和调整设备的各种合格标准参数,保证完好使用率。

二级保养:以医疗设备维修工程人员为主,与各科室操作人员一起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设备的主体部分,主要组件,必要时更换易损元件;设备内部进行清洁以及参数校正。当科室发现设备在使用中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断电,关机停止使用,控制设备的损坏程度。

四、做好医疗设备维护和保养的管理

做好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可以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完好率,减少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可以大大节省医院开支。

做好设备的使用记录,要求使用科室人员做好详细使用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设备科报告,这样可以保证故障的及时排除恢复正常使用。

做好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做好登记、记录和签名。

节假日前对医疗设备进行巡查、巡修。发现问题,尽快恢复,保证医疗设备在节假日期间正常运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如春夏和秋冬之交有着不同维护和保养,要注意防潮、防雨、防风、防火、防尘等,并注意散热、通风。

实行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的医疗设备保养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每台设备有人负责管理维护管理。但在维护保养过程中工程人员互相协作,形成一个科学有序的管理体系。

重视对工程人员的培训。目前医院的医疗设备中,进口设备比较多,要求工程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要提高工程人员的维护保养水平,提高业务能力,要组织工程人员到其他医院交流学习,参与培训学习,医院进入任何医疗设备都要派工程人员参与安装、调试、培训,或者医院进行外修时也要安排工程人员参与,工程人员内部也要定期不定期进行学习交流,这样既可增加工程人员的技术知识,也可提高工程人员的实践能力,做到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研究;探索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3.210

1 现阶段我国的医疗机械设备管理状态

医院在对自己的医疗机械设备维修时,一般都会采取根据医疗机械设备的使用状态进行维修,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对设备进行维修,以及在设备发生事故后进行维修,对这三种策略的实施比较注重,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方式。

当前,在我国的医院中对器械的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在许多的医用大型医疗机械设备上,比如直线加速器、CT、PET、MRI等,它们的维修方式都是运用专门的人去维修。在其它的医用机械设备上比如手术医疗设备、病房的医疗设备等许多医疗机械设备则是需要采用工程设备技术人员负责维修。这种维修管理的优点就是维修人员比较专业而且维修人员对自己的职责比较明确。这种维修在对于临床的工作时有着非常大的好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高科技医疗机械设备相继出现,这就对这种过于专一的维修方式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之处,由于设备的前沿化,这就导致了很多维修人员不具备设备的维修知识,这就导致不管在保养还是维修中,维修人员的知识不能找到故障问题的原因,也不能对设备的故障问题快速的排除掉,那么更与我们对医疗设备的危险预见前瞻性目标相差甚大。这就对医疗事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在医疗机械设备维修时,由于维修中在进行对其状态的探查时也需要对探测仪器的运用,比如对电导度仪、电器安全检测仪等仪器的运用,这就使得维修时维修人员必须要有专业的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

(1)医疗机械设备行业垄断的现象比较严重。在医疗行业中,由于医疗设备行业的专业化程度很高,医疗设备的产品技术含量也非常重,在一些高级的医疗设备上,厂家比较少,上游的一些医疗厂家比较少,医疗行业用户进入门槛特别的高。然而在一些下游的厂家中,由于市场的构建原因影响,在下游设备的用户中用户比较多而且比较分散,基本上对竞争市场形成了垄断。服务市场的技术垄断则是更强,在医疗设备市场售后服务中,原产厂家手中有着对售后服务的备件,一些厂家也是把对医疗设备的售后作为了一种市场的垄断,在医疗设备出现问题时,这些厂家一般是把出问题部分的整个部件对用户进行更换,这样就导致了配件的高价格,在与用户商议价格时也是对价格的波动浮动较小,而事实上故障的修理只需要更换一小件配件[1]。

(2)医院的维修工程师效率比较低,在维修上花费时间较长。在维修医院的医疗机械设备时,医院内部的维修师们经常会出现分帮结派,帮忙主动去维修的现象特别少,在他们维修不了时就叫生产医疗设备的厂家。在联系厂家叙述医疗设备故障和问题时,由于自己的分析不完善,有的工程师甚至不明确问题的关键点,这时候等待厂家来医院修理,这样或者那样的因素,都迫使了维修时间的不断加长,使设备不能正常运转,降低了设备的工作时间,对医院的收益带来损失[2]。

(3)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差导致分析故障能力较差,对设备的维修记录简单。在医疗新设备的不断涌入医院,这就迫使维修工程师们有着切实的维修技术,然而工程师们却还在对维修传统医疗机械设备的经验基础上,这就导致了在新设备出现问题时,工程师们对机器故障无从下手,在检查机器的故障问题时,思路也不清晰,找不到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修理设备过程中,对笔记的记录过于简单。在生产厂家对医院医疗设备工程师进行培训时,由于从自身的切实利益出发考虑,考虑到自身行业的垄断性能,为了能赚足更多的利益,对工程师培训简单,对医疗设备的工作原理解释过于简单化,这些都造成了医疗设备的维修时间加长。

(4)在日常保养医疗设备时,不太重视。医院的医疗设备工程师们在对设备的日常管理上不够重视,没有一个像样的医疗设备维修保养措施。在医院中,很多工程师都是在医疗设备发生故障维修后才注重对该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在日常对设备的维修保养中,操作也比较简单,比如、除尘等简单的维护保养,在对医疗设备的保养上,也缺少专业的保养知识和态度。医疗设备性能的降低,很多原因都是由于设备的保养维修不到位导致的,这也给医疗事故发生的频率增加了风险。

2 对医疗机械设备建立维修管理制度

(1)昼夜值班。医疗机械设备的事故可能造成巨大的后果,在设备发生事故危害到病人时,更是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所以我们必须加强设备事故管理,可以实行24h值班规则,在设备事故发生时,保证最快的去解决故障的影响。

(2)定期巡逻。在对待设备的问题上,不仅要在发生故障后进行维修,也应该定期排查设备的安全问题,在医疗设备的管理上发现设备问题。因此医院领导应该定期去检查设备的安全,和对医疗设备的监察情况的检查,并且纠正医生的不正确使用设备的方法,使仪器的寿命更长,发生危险的频率更低。

(3)其他的管理工作。在对医疗设备的维修中,我们要注重对维修档案的整理,整理好的维修思路,这样也是对以后在维修设备上技术人员技能的水平提高可以作参考。

3 对医院的人员管理

(1)对医院设备维修人员加大力度培养,对维修人员的特长项目上重点培养,并根据特长把维修人员分类,使在应对设备故障维修时更加有效率和对质量有保障;在一些简单的设备问题上要培训使每个维修人员都能够会维修。

(2)对医生实行轮转科室的培训。现在医院中一般都是实行科室医生自行保管本科室的设备,相对独立,在设备正常的时候,维修人员连实践的要求也没有,但若是发生故障危险时,很多医生连对设备故障原因的最基本点都表达不清,这对维修任务造成很大困难。因此,我们对医生要实行轮转制度,在不同的科室去实习,熟悉和规范操作仪器,了解仪器保养过程[3]。

4 结语

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事业也在突飞猛进,因此必须加强医疗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进而加强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陆银春.医疗设备维修新模式的研究和探索[J].医疗卫生装备,2008(07):90+92.

[2]陈锐.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与实践[J].医疗装备,2016(01):6-7.

关键词:  医疗仪器设备  被动维修  预防性维护保养

        随着我国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量尖端、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被不断引进,在医院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医疗仪器设备在医院总资产中的比重以及医疗仪器设备创造的经济效益在医院总体经效益中的比重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在用医疗仪器设备的开机率和使用率,增加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医疗仪器设备科学化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1.做好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许多医院对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还停留在传统的、片面的设备故障发生后的被动维修,缺乏留意观察设备日常的运行状态,缺乏预先主动、充分地了解设备的性能,缺乏预防性维修的意识和方法。做好维护与保养工作,可以减少维修中消耗的人力物力,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是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完好率、提高开机率的重要措施。

        1.1维护保养是提高仪器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的有效手段

        医院设备科医工科部门要做好计划,根据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点,建立完善的维修保养制度,有计划、有方法,对仪器设备进行日常性维护保养,每年1~2次对贵重设备进行大型检修。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检查设备的使用环境,如温度、湿度、防尘等是否符合要求;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等,并要做好记录。

        1.2  做好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可以降低医院运行成本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设备更新换代的步伐在加快,医院对于设备的投入必然要求其缩短回报期,才能更好、更快地创造经济效益。因此这就要求购进的医疗仪器设备保持最佳的技术状态。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正确处理好维护保养与维修的关系,改变以往只修不养或重修轻养的观念,注重预防性维修,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

        1.3  做好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可以提高医院的效益

        任何一家医院,其医疗仪器设备占全院固定资产中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因此,给医院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是相当可观的。医疗仪器设备是医院医疗卫生诊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和诊疗工具,同时也是医院产生医疗信息的主要来源。我院28台单价在5万元以上的医疗仪器设备,经济、社会效益好的设备有12台。其中,年纯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设备有6台,如DR设备、螺旋CT、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从对以上医疗仪器设备成本效益分析的情况来看,对于能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设备,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可以减少突发故障、无故停机等现象,提高医疗仪器设备使用率,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益。

        2.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的内容

        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坚持预防为主,注重维护保养制度、规程的制定和落实,并结合科学的、规范的操作方法,实现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的制度化、常规化、规范化。

        2.1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编制切实可行的维护保养规程

        建立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医疗仪器设备安全检查制度,医疗仪器设备质量控制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备件资料保管制度,值班制度,各级岗位责任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等。编制包括维护保养设备的种类、设备维护周期、维护保养的项目、具体操作方法、注意的事项等相关规程。 

        2.2 制定详细的、有秩序的维护与保养计划

        根据计划进行日常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计划中应包括:具体时间安排、应维护保养的设备、应进行设备维护保养的人员等。具体内容包含:对设备的外部除尘、加油、紧固及内部清洁、局部检查等维护保养。对于定期的预防性维护保养,应对设备的主机部分或辅助部件进行检查,必要时更换易损部件,以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对于精密度要求高的设备应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工具等,以确保设备的精度,同时减少由于设备的误差造成的医疗纠纷。

        2.3 做好维护与保养记录

        设置相应的医疗仪器设备维修保养情况记录本,认真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记录,包括维修时间、维修情况简述、更换配件情况等。通过查看记录可以了解使用科室对维修服务情况的满意度。根据维保情况记录表的内容,分析设备是由于主机故障还是辅助设备故障,追踪设备的故障和维修情况,动态掌握和分析设备故障的原因,了解配件的更换情况和金额。

原文链接:https://www.gwyoo.com/haowen/207422.html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